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明清小说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

孙悟空形象的特点和美学意义

正确答案: 1)特点。动物性、人性和神性的统一。这个人物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人物,但是有着现实生活的依据。他是一个天产的石猴,却生活在一个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社会中,又曾先后进入仙界和佛界。因此他既是猴,又是人,还是神,动物性,人性和神性在他身上统一起来。他长得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拐子步,还有两片红屁股,即使变成庙宇,尾巴也变不掉,只好放在庙后当了旗杆,因此而被二郎神识破。不仅长相上,而且行为上也是猴子,好动不好静。他说,就是把他拴柱子上,他还会爬上爬下,最怕坐禅。而他又具有常人喜怒哀乐种种感情。而他作为一个敢为理想献身的英雄,与人类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致的。而常人性格中的一些因素,在他身上也具备,如乐观幽默、争强好胜、自吹自擂、好戴高帽等,都很容易引发读者的亲切感,在他身上发现自己或身边之人。而他神通广大,手中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重的定海神针金箍棒,善能降妖伏魔,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七十二变化……作者把一切所能想到的神通几乎都赋予了他。动物、人和神完美地结合到了这个文学典型身上,离开了任何一点,都不是孙悟空“这一个”。
2)美学意义。在中国以往的艺术形象中,还没有一个能将动物性、人性和神性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神话志怪系列的小说中,这个形象的出现,是重大收获;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这个人物的出现,是重大的发展;在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史上,这个典型的出现,标志着重大的突破。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