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

睦霖题库>土木工程建筑技能考试>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

试述水泥砼构件回弹强度的检测方法及步骤。

正确答案: 主要检测步骤如下:1.回弹仪率定:
回弹仪使用前应定期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进行率定,率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率定宜在气温为20±5℃条件下进行,率定时,将钢砧置于刚性较好的基础上,摆放平稳,然后回弹仪在钢砧上垂直向下进行弹击率定,率定时弹击杆应旋转4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值计算回弹平均值,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可通过顶部调整螺栓20来实现。
2.测区及测点布置:
根据需要布置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2,每测区弹击16点。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3.回弹值的测量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检测时,将弹击杆1垂直对准具有代表性的被测位置,然后使仪器的冲锤借弹簧的力量打击冲杆,根据与冲杆头部接触处的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硬度,冲锤将回弹到一定位置,可以按刻度尺上的指针读出回弹值。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区测区、测点布置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每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共弹击16点,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回弹值的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指针复零位操作。将回弹仪的弹击杆顶住混凝土试面,轻压尾盖,按钮脱开导向法兰,此时双手应使回弹仪抬离原先顶住的混凝土试面,弹击杆伸出仪器壳体,挂钩与弹击锤尾部勾连上,指针滑块被导向法兰带到刻度尺“0”位。
(2)弹击操作过程。将已伸出的弹击杆对准混凝土试件测面的测点,并保持回弹仪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测面,然后握住仪器壳体,一手缓慢均匀地握压尾盖,继续施压,挂钩与弹击锤脱开,由于弹击拉簧的作用,弹击锤沿着中心导杆向弹击杆飞速冲击,动能由弹击杆传递给混凝土试件。
(3)回弹值的读取。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后,第一次回弹时将指针滑块带到一定位置,此时继续扶握和压住回弹仪,保持弹击杆抵住测面,并从刻度尺上读取指针滑块上刻度线所对的数值——回弹值R。如果光线微弱或狭窄处不便立即读数,可在弹击完毕,即锤与杆碰撞声终止后,按入按钮锁住机芯,使指针滑块保持所在位置,然后再将仪器拿到便于观察处读取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估读至1。
4.碳化深度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级差大于2.0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钻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碳化深度,将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除净,不得用水清洗,然后用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已碳化部分不变色,未碳化部分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和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到0.5mm。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