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应用社会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根据影响人的社会化的理论,分析如何通过"家校合作"的途径,从而使儿童得到良好的社会化?

正确答案: 家庭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的教育形式,学生的家庭社会化也比学校社会化早,家庭教育学校化或学校教育家庭化的做法都是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不可取。实际上,学生在上学期间,学校教育是以家庭的环境和教育为背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学生的教育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相互配合。终身教育的目标若能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贯彻,这是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理想基础。学校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阵地和组织基础,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是为每个人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成员为对象,如果所的家庭都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教会家家庭成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注重健康个性、创造意识的培养,终身教育不仅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而且也为学生今后和未来的再发展扫除障碍,让他们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更高的社会创造力,为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学校的教师,而且家庭和学校都要注意几个环节:
(1)立足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家庭社会化和学校社会化联系起来,整合家庭和学校两种社会化机构的力量,既分工合作,又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侧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2)树立主体性教育的基调,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化,家长和老师应在观念和策略上尽可能与学生沟通,保护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立考入骊体化的机制,拓宽学校课程和延伸教育活动地场所,融合社会、社区、学校和家庭的各种需要,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优势互补的条件,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