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00525公文选读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25公文选读

自叙模式有哪些部分构成?说明各部分的含义、作用和常见词语的用法。

正确答案: “自叙模式”由“领述词”和“述结词”两部分构成。
领述词是公文表述过程中用来引领一层文义的特定词汇,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文章的段落的开端。古代公文中常用的领述词有“查”、“窃”、“案”、“照得”、“兹”等。
查:检查或根据的意思,有时也作为发语词。查是广泛运用于上、平、下行公文的领述词。凡公文有法令、议决案、案卷可以查考,或凭空发议论时,都可用查字引起。 窃:意为“私下”,表示自谦,用于领述上行文。
案:从秦汉到民国,凡反映一件事情始末的文卷,称为案。作为领述词,案多与其他字合成词组,如“案奉”、“案据”。
照得:古代官府往来公文中,凡不须查案、直接依据社会公认的事理时,无论上行、平行、下行,均可采用“照得”领述。演变到清代,仅限于在下行文中使用。民国时期,适用范围更加缩小,一般用作布告的发端之语,
兹:本意表为“现在”,其后多连缀动词,合成领述词组。 述结词用在一层意思的末句句尾,表示该层意思的表述告一段落,其功能相当于现代文章中的段落结束。领述词和述结词,一前一后,形成一个小单元,处在它们中间的文字为一个层次或段落。常用的述结词有“有案”、“在案”、“在卷”、“各在案”、“各在卷”等。
“在案”,是表示强调记载其事的文件己归入档案。“在案”一词的用法颇为全面。
(1)对引用的原文句作结。
(2)对撮述大意作结。
(3)只引称行文事实,不概述其内容,再以“在案”作结。
“在卷”,词义上更明确指出有文件在卷宗内。用法与“在案”完全相同。
“各在案”,当紧邻叙述的几层文意,都需要以“在案”述结时,可省略前几处,而用“各在案”为总述结。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