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公共基础)-通用版

睦霖题库>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公共基础)-通用版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莫》、《迟桂花》所标示的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1923年前后,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有所改变。他的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领域,创作的感情基调也有所改变。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两篇,就将题材领域拓展到普通劳动者阶层.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塑造了劳动者的形象。前者叙述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与一名青年女工之间发生的故事。虽然作品的重心放在主人公的情感抒发上,但作品叙述的故事清晰完整,青年女工勤劳善良、朴实真诚的性格特征也很鲜明,他们共同的悲惨命运折射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与控诉,女主人公的善良真诚则成为这黑暗社会的一线微弱的光明。《薄奠》的主旨也大体相近,作品主人公是一位人力车夫,他的高尚品格不但博得了“我”的尊敬,还使“我”与他产生了深厚的友情。他的不幸命运是黑暗社会摧残的结果,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沉重控诉。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表现色彩与抒情艺术特征仍然相当突出,但生活表现面的扩大,写实成分的增大,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发展与艺术风格上的改变。
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又有新的转变,首先是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为宽广,关注中心由早期的“性”的苦闷的描写转移到了“生”的苦闷的思考,对于下层民众的生活也有更多的表现。与思想内容的变异相应,在艺术风格上,郁达夫也呈现了新的发展,作品客观再现的成分进一步强化,自我表现的成分转弱。在思想和题材转变上表现最突出的作品是《她是一个弱女子》。作品在鲜明的政治背景下,展示了三个女性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作品以客观描写的表现方法为主,同时,作品对于主人公的人生价值观表示了明确的取舍和评判。艺术风格转变最显著的作品是他创作于1932年的短篇小说《迟桂花》。作品的视野进入了中国的乡村生活,这里拥有的是远离喧嚣的山间的幽静,纯洁无邪的山村女性,亲切和睦的山村人际关系。在这种恬静的环境中,人物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回归了安谧与宁静。虽然作品仍带有较浓的主观抒情色彩,也有较细致的心理描述,但作品总的趋向是少了青年人的躁动,多了中年人的沉稳,对生活的深层感受代替了青春期单纯的性苦闷,恬淡平和的艺术旨趣代替了热烈与感伤的情绪袒露。这标志着郁达夫创作风格的一种转型,也是他的创作更成熟的一个表现。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