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西方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西方哲学史

爱尔维修功利主义伦理观述评。

正确答案:爱尔维修把感觉论运用于社会生活,提出了他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在他看来。肉体感受性不仅是认识论的基础,而且也是伦理学的基石。爱尔维修反对那种把道德原则看成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原则具有相对性、可变性。爱尔维修认为,道德观念的相对性、可变性根源于力图增加快乐、避免痛苦的“肉体感受性”,也即所谓的“利益”。人们的利益的不同和变化,决定了人们道德观念的不同和变化,使人们之间在道德上往往发生分歧。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不讲利益,就没有道德可言。超利主义只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祭司们要人们厌弃财富和权力,其目的就是利用人们的厌弃而把利益据为己有。
爱尔维修认为作为人类活动的唯一推动力的利益,其根据就是肉体的感受性。所谓的“利益”指的就是人们关于衣食住用行等生活方面的物质要求和对感情、荣誉、权力等的精神追求,归根结底,也就是对肉体上的快乐感受的追求。把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叫做所谓的“自爱”,也即自私、利己,并且认为它是人人共有的、永恒不变的“人性”。
爱尔维修的伦理学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矛盾,这就是:一方面肯定道德原则的相对性、可变性,另一方面又认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其次,爱尔维修所谓的“自爱”也是历史的产物,无非是利己主义的体现。他把利益归结于某种抽象的、永恒不变地人性的要求,就表明他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
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是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的对立物,它有利于论证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合理性,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他反复证明传统宗教无助于培养美德,并且是同道德相对立的。他认为,在摧毁了旨在扼杀人的感情、理性和美德的基督教会及一切传统宗教,还必须在道德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真正的宗教,即世界宗教。新宗教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美德,引导人们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法律,使人们享受一切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幸福。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