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

睦霖题库>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

唐代咏物诗是如何在咏物中寄托情志的?

正确答案: 王的《在狱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一首有感而发之作。描写的对象是蝉。虽然全篇写蝉,但实则寄予了作者苍凉的身世之慨,同时又没有因为当下的处境而哀叹自伤,反而更坚定以往所报持的操守。
诗的首句即点明托喻之物和自己的对应关系。“南冠”点出作者自己“在狱”的身份,“玄鬓”描写的对象自然是蝉;“白头”是自己。这里的“白头”还有深一层意思,即自己思国思民的忧虑之重。颈联物我合一,表面是在写蝉,实则感发自己的处境。秋天阴浓露重,纵想高飞,亦有翼难振。这里暗指自己仕途的不得志。尾联则全然分不清是蝉是“我”,好像在赞美蝉的孤高贞洁,又似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冤屈和为国忠贞之志,一并宣泄而出。
咏物诗所借得物或有相同,所咏之情未必尽同。重在不即不离,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心志。就蝉诗而言,初唐虞世南所咏之乃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是不依赖外在的势力,表彰高远志向,使踌躇满志的形象。晚唐李商隐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一副怀才不遇的形象。
唐玄宗李忱与庐山禅师的《瀑布联句》,黄檗禅师的前两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其中充满了禅意,即:人生出处要高,一如低处,则难免下流矣。而唐玄宗的两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则大气磅礴,瀑布不留恋小溪小涧,不在小的目标面前止步不前,而是志向远大,一往无前,最终要回归到浩瀚的大海,去掀起万丈波涛。这是借咏物以抒怀明志。
黄巢的《菊花》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的开头似脱口而出,对于金秋的到来充满期盼和自信;第二句说“我花”,可见对菊花的热爱之情;“百花杀”,百花凋残而菊花盛开,可见对菊花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设喻新颖,把菊花黄色的花瓣想象比喻成战士的铠甲,使菊花不仅具有傲霜的劲节,而且具有战士的精神。是借咏菊以抒发农民革命英雄的豪壮之怀。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