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公务员相关知识考试

睦霖题库>党政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相关知识考试

A乡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群众收入低。为改变贫困面貌,乡领导班子成员到附近的县乡考察学习,寻找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在考察中,他们发现某县靠种植苹果致富,便认为种苹果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于是将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召集起来开会布置,要求大家扩大种植苹果树,并宣布了各村应栽种的面积,完成的期限,以此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几年过去了,苹果树还未挂果,群众怨声载道。这时,该乡领导发现邻乡一部分农民靠养殖小尾寒羊致了富。他们不进行调查分析,就把发展小尾寒羊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于是,又召集各村支书和村长,要求发展小尾寒羊,必须达到户均一只羊,还制定了具体的奖罚措施。尽管多数农民对此有看法,有抵触情绪,但同样迫于高压政策,基本上都从外地引进了小尾寒羊。半年后,小尾寒羊价格急转直下,许多农民匆忙赔本把羊抛了出去。两次决策相继失利,该乡的贫困面貌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该乡的领导班子陷入了沉思和反省:决策错了吗?要求各村种苹果和养小尾寒羊为什么效果都不好?通过这则案例,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正确答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面临着转变职能,转变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有二十多年了,中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好些年了,但仍有许多领导者习惯于传统体制下的一刀切、行政命令、高压政策等领导方式,不注意研究市场,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不积极转变职能,不注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这个案例给人们的启示和思考是:
(1)领导者想带领全乡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愿望和紧迫感是好的,应予肯定。但这只是主观愿望和‚纸上谈兵‛,关键是要把主观愿望变成客观现实,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惠。
(2)作为领导者,在发展经济中的主要职责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联产承包经营下更是如此,不能以高压政策束缚经济主体的自主经营,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市场经济水平还很低,经济主体主要表现为分散的农户,他们基本上是小生产,进入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很低。因此,作为乡镇党政机关,除了发挥保障自由公平竞争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外,应当积极发挥引导、服务、协调等作用,从信息、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搞好商品生产和经营服务,协调好众多分散农户的生产,使其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避免盲目性。
(3)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就是服务。从这一点上讲,该乡的服务工作做得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党政机关经济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搞好服务。乡政府统一采购树苗,这本是好事,但问题在于采购树苗时没有严把质量关,品种选择上有问题;苹果树栽上后管理技术的服务工作基本是放任不管,因而苹果树成长不良,结苹果不多,不大,不甜,色味不好,卖不上价钱,也卖不出去,农民大呼‚上当受骗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对经济工作的管理必须转变方式,要从过去的直接管理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向间接的引导、监督、服务、协调,要从强制农民干什么怎样干转向引导农民自己主动适应市场,要从过去的以领导计划、领导意图为出发点转变为尊重市场和市场经济规律。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