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城市经济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试述城郊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正确答案: 城郊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居住区位变化的共同趋势,在城市化后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加上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日益重视,居住的空间概念必然向外延伸,城郊住宅成为今后住宅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从优势来看,城郊住宅一般布局在郊区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密度较低,各种污染较少,容易亲近自然。根据现阶段城郊住宅的功能和定位,我国城郊住宅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卫星城镇建设和郊区大规模普通住宅区开发方面。从目前国内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城郊住宅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往往存在“先盖房、后修路、再规划”的现象,造成很大浪费、甚至破坏。借鉴国外城市新区开发和卫星城镇建设的经验,我国城郊住宅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落实“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基本方针,提高城郊住宅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为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和指导作用,城郊住宅的规划布局应该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城市居住圈统一规划原则。城郊住宅规划和布局的视野必须超越市区行政区划界限,主要体现市场和经济活动形成的居住圈范围,充分考虑城镇体系发展和城市功能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趋势。
2、组团式集中布局原则。根据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城市功能结构必须改变从建成区四周简单平面外推的办法,市区外围应该成为点、线、面结合网状结构,形成开放的城镇体系,把城市融入自然之中。
3、产业协调原则。城郊住宅规划布局应注意产业协调和综合发展,增强卫星城镇的整体城市功能。例如,可以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建设、“优二兴三”、旅游资源开发等战略与城郊住宅规划布局结合起来,提高其整体功能和可持续综合效益。
4、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原则。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相对市区住宅而言,城郊住宅在面积和环境方面具有优势,特别需要强调节约土地和保护环境。虽然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交通的改善、生活日益富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普遍的规律性,但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城市化水平等的不同,城市居住郊区化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均有一定差异。因此,对于我国特定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所处阶段下城市居住郊区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