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宏观经济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有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根据生命周期模型,这种人口变化对国民储蓄率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居民的终生收入与财产决定其消费支出。为了实现终生效用的最大化,居民会根据自己一生所能得到的全部劳动收入与财产总额来合理安排一生的消费。居民一生中的收入与财产总额恰好等于其一生的消费总额。
第二,居民希望保持平稳的消费水平。
第三,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以下特点:在工作时期,居民收入大于消费,有正储蓄;在退休时期,居民消费大于收入,有负储蓄。在退休以后,居民收入减少,为了能保持退休前的较高的消费水平,居民需要动用工作时期的正储蓄来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从而保证了终生的消费是稳定的。
可以用下图来说明生命周期模型。在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收入Y。居民一生的总消费为C.N。在工作期间,居民的总储蓄额是个正数,等于(Y-C).F。在退休期间,居民的总储蓄额是个负数,等于-C.(N-F)。在居民的一生中,工作期间的正储蓄额恰好等于退休期间的负储蓄额。居民的储蓄总量在退休前是一直增加的,到退休时达到最大值。

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居民在接近退休时储蓄最高,接近退休的人数增加,会提高居民储蓄率。老年人处于退休期间,其总储蓄为负数,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会使国民储蓄率逐渐下降。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