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国际公法
睦霖题库
>
大学试题(法学)
>
国际公法
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人权概念的是()。
A、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B、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
C、1945《联合国宪章》
D、1948《世界人权宣言》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
最新试题
·
()边界通常采用人为边界。
·
简述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职权
·
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
·
使馆的车辆可以免除服务费用的课征。()
·
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
·
不侵犯原则
·
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的机关的所有行
·
空中劫持是一种()的罪行。
·
因“同意”而免除国际责任应受下列条件的限
·
形式渊源
热门试题
·
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的内容
·
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
·
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为执行任务而在他国遇害
·
领陆和领水的底土
·
国际法的制定者是( ),没有统一的( )
·
被称为“国际人权宪章”的法律文件的有()
·
按照现行国际法,国籍问题原则上属于每个国
·
政府承认
·
国家继承
·
禁武原则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