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伤寒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医学)>伤寒论

太阳伤寒出现衄血有几种情况?《伤寒论》是如何处理的?

正确答案: 太阳伤寒出现衄血有三种情况,分别见于原文第46、47、55条。分述如下:
①太阳伤寒证,迁延日久,邪束阳郁较重,服麻黄汤后得衄血而病解。原文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太阳病伤寒证虽然八九日不解,但其表证仍在,治疗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然患者服药后又有“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的两种结局。何以故?仲景自注曰“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盖伤寒表实证迁延日久,寒束腠理较重,阳气闭郁不伸;虽然麻黄汤用之无误,但该方辛温燥烈之性较强。在温燥药力的鼓荡之下,反应轻者,患者出现心烦、闭目懒睁,不喜强光刺激,然腠理开泄得汗出则邪去病解;反应重者,患者心烦目瞑而不得汗出,却见鼻衄,因鼻为肺窍、肺外合皮毛;汗血同源,得衄血之后郁阳得伸、邪随衄泄,故其病得解。
②太阳伤寒证,失治而自衄病解。原文第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太阳伤寒表实证,风寒外束,腠理闭塞,阳气郁遏而不得宣泄。若失于汗解,邪无出路而郁闭经络;阳气郁遏到一定程度,则可鼓荡阳络而形成衄血。因为汗血同源,邪气可随衄血之机而外泄病解,故有“自衄者愈”之机转。
③太阳伤寒证,失治而自衄后病不解,仍需服麻黄汤。原文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太阳病伤寒证,本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今当汗而失治,则腠理闭塞,邪无出路,阳气郁遏较重而损伤阳络,以致出现鼻衄。衄血后又有病解与不解两种可能:若衄后邪随衄泄则病随衄解,即如第47条所言“自衄者愈”。若衄血后病不解,可能衄血不多或不畅,达不到载邪外出之目的,此与汗出不彻而表不解的机理相同。衄后伤寒脉症仍在,表证未变,而无内热烦躁及热入营血之症者,仍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太阳伤寒出现衄血的三种情况,虽然成因皆可用“阳气重故也”概之,但病情、衄血与治疗的关系以及转归均有不同。46条是伤寒表实证迁延日久,邪束阳郁较重,服麻黄汤后得衄血而病解,其衄血发生在服麻黄汤之后。47条是太阳伤寒表实证,失于治疗而自衄病解,此属自愈。55条是太阳伤寒证,失治而自然衄血后病不解,仍需服麻黄汤,其衄血发生在服药之前。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