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是如何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

正确答案: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任务就是探索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客观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相比较,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界的发展完全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而一般规律则表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历史则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正是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人类的历史。但是,尽管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2)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首先,从目的与结果的关系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目的和意志为转移的。其次,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来看,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总是受其必然性的支配。(3)探究精神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要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必须找出隐藏在人们动机背后根本的动因。 如何探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动力呢?首先,必须注意研究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不能只注意研究个别人物,即使是杰出人物的动机;其次,还必须研究使广大群众长期行动的动机,而不是那些“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再次,还必须研究群众和领袖人物在实践中的动机背后的动因。恩格斯认为,这是指导我们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正确途径。(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人们的愿望和动机,归根到底是由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只有具体地考察社会各阶级思想动机的动因和结果,抓住阶级斗争的基本线索,才能使我们从“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5)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它不是最终的原因。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的经济原因所引起的。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引起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法律等社会政治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 矛盾。恩格斯通过论述经济基础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决定作用,说明了“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阐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还指出,法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还决定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而宗教和哲学作为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一方面表现为它们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它们有自己的独特发展规律,它们有自己的继承性。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