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马克思主义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政治学)>马克思主义

试论中国生态文明的未来走向。

正确答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环境的主要目标是:“资源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中国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走向受约束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所处的特定阶段,要求中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创新之路。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水平仍居世界100名以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中自然生态环境对现代化的约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在面向信息化的未来征途当中,中国必须把生态化和现代化融合起来,推进中国特色的生态创新之路。
具体而言,中国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实现现代化的,这就要求中国未来必须把生态化的原则和要求贯穿和渗透在这些过程当中,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创新之路。因此,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的未来走势是:
(1)生态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实现工业化仍是中国艰巨的历史任务,但是传统工业化是造成中国资源环境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要求中国必须将生态化原则和要求应用到工业化当中,开辟绿色工业化的新发展道路。
(2)生态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现在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尽管信息化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但是,也会导致新的环境问题。要求中国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将生态化的原则和要求贯穿和渗透到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实现生态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生态化和城镇化的融合。城镇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然而,中国当前的工业化率70%,城镇化率却大约是48%,中国当前的城镇化还很不够,要求中国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为中国的城镇化是在一个高度挤压和紧张的时空中进行的,产生了大量的生态风险,为克服中国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态负效应,就必须将生态化的原则和要求贯穿和渗透到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4)生态化和市场化的融合。市场经济具有明显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必须将生态化的原则和要求贯穿和渗透在市场化的过程当中。
(5)生态化和国际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这样就突出了环境外交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未来生态文明的依靠力量是广大的群众。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坚持依靠群众,才能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
综上所述,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不是脱离或反对现代化的绝对性的生态化,也不是在现代化之外寻求一些绿色措施来弥补发展的生态负效应的修补性的生态化,而是将生态化和现代化融合在一起的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生态创新。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