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级社会工作者

睦霖题库>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者

林某于2005年入伍,其间因公致残,《革命伤残军人证》证明林某为三等乙级残疾(套改后为八级),在市民政局换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里同样写着三等乙级残疾。2008年林某退伍后回乡,由县民政局负责安排在县棉织厂工作,并签了为期三年的合同。2012年11月10日,县棉织厂发出通知,称林某的劳动合同至2012年12月11日到期.要他办理终止合同手续。2014年9月,因县棉织厂改制,林某领了一笔自谋职业安置费后,不仅再也没有享受过伤残军人应享受的待遇,而且也没有得到企业主管部门的妥善安置。当林某到县棉织厂原主管劳动部门反映情况时却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妥善安置"并非一定要安排一个新的工作。按照县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伤残职工在办理终止合同时,除了安置费外还可以领到一笔伤残补助金;但有个前提,是否伤残及等级如何得由劳动部门加以鉴定,部队及民政部门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不能作为凭证。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林某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和县里的有关规定不符,因此,退伍后的林某并没有得到"妥善安置"。2.针对林某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至少采取以下策略:(1)对林某的整个情况进行评估。(2)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咨询,尤其是伤残军人安置的政策,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3)协助林某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争取林某《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4)为林某争取伤残军人的生活福利待遇,并追回因为没有续签合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5)调动各方面资源,提供整个过程的法律援助。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