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试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正确答案: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极端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当时,苏联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局面。在西方,由于张伯伦绥靖主义的姑息和纵容,妄图把希特勒这股祸水东引,挑起苏德战争;在东方,日本帝国主义于1938年7月发动张鼓峰事件攻苏受挫后,又于1939年5月在诺门坎地区向苏联发动新的进攻。德、日两国法西斯正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英、法、苏莫斯科谈判却已走入死胡同,苏联面临着遭受日德法西斯东、西两面夹击而又孤立无援的危险处境。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为了保卫自身的安全,作出了重大的外交抉择,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它利用和扩大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强了苏联的战略地位,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使苏联赢得了宝贵的二十二个月时间加强战备,这从反法西斯斗争的全局和长远利益来看,积极作用是主导的。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绥靖政策的破产,粉碎了英法挑动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三十年代,整个世界面临法西斯的严重威胁,德、意、日法西斯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它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是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要制止法西斯侵略,避免世界大战,唯一正确的途径只能是苏联和英、法等国家联合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可是以张伯伦、达拉第为首的英、法资产阶级政府却竭力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企图挑起苏德战争,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打破了张伯伦、达拉第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反共集团对于苏联的包围”。德国没有像英法绥靖主义希望的那样,首先进攻苏联,而是首先去进攻英、法及其盟国。“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后来,丘吉尔也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标志着几年以来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的绝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深了轴心国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统一战线。当时,日军正在中国东北和外蒙交界处的诺门坎地区与苏军进行激战,日本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是德国对《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背叛。日本政府向德国提出强烈抗议,并中断了和德国签订军事同盟的谈判。墨索里尼则认为德国此举是藐视意大利,使他受到了侮辱。佛朗哥则发表声明要在欧战中保持中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有:
⑴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⑵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⑶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⑷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⑸条约有效期为10年。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苏德双方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其中规定:
⑴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⑵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⑶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⑷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关于条约的后果:
⑴“有利”说。王芝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争取了对苏联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使苏联赢得了为战胜侵略者所必需的22个月的时间”,并使日本“在国际上更加陷入孤立”,“对苏联人民及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更有利”(王芝《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李安启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不仅打破了英德勾结起来反对苏联存在的企图,而且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战线,使苏军在军事上避免了两线作战”(李安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再研究》)。
⑵“利大于弊”说。赵纯海在他的文章《也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中指出该条约利大于弊,应该予以充分肯定。高明振也认为:“我们既要看到苏德条约的积极作用,又要如实地分析客观存它的消极后果。但是两相比较,权衡利弊得失,尽管条约给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以及苏联本身曾经暂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但……积极的作用是根本的,主导的”。
⑶“弊大于利”说。薛龙根认为条约弊大于利、过大于功,尽管条约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多的备战时间,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它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如“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大大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威信”,“给国际共运造成了分裂,损害了各国党的威信,破坏了开始形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自己丧失警惕,使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薛龙根《过大于功弊大于利──也谈苏德条约》。
⑷“不利”说。王斯德认为条约消极作用很大,理由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苏联的手脚,不利于充分利用帝国主义矛盾,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模糊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推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王斯德上文)。黄宗祥、李昌德等人也著文指相似的观点。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