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0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经济类自考>0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久期的概念起源于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当时仅仅是将其作为测量债券持续期限的一种手段,并未引起人们多少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久期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地用于财务、金融与投资领域。银行家们将其作为分析市场利率变动对银行净值影响的一种分析手段。试分析久期缺口管理的利弊。

正确答案: 1、久期缺口管理方法的积极作用
第一,保值。对于谨慎的银行资金管理人员来说,为了防范利率风险,可以设法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以促使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基本相等。如银行负债的久期小于银行资产的久期,也即存在正的久期缺口。此时若利率处于上升趋势,则管理者可以利用套期保值的方法来防范因利率上升所造成的损失,如延长负债的久期、缩短资产的久期以及使用期货等套期保值工具来弥补久期缺口。
第二,套利。对于偏好风险的银行资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使得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久期不相等,以获得由于市场利率变化所带来的资本收益。如果银行管理人员预期市场利率会下降,则可以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使得银行久期缺口为正。此时,若市场利率确实如预期一样下降,则投资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本收益。反之,则做相反操作。
2、久期缺口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首先,为了使得资产得到保值,银行需要寻找具有相同久期的银行资产和负债组合,而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因为这取决于当时的市场条件等诸多因素。
其次,银行某些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量的方向与方式可能很难确定,这使得银行在久期的计算中会遇到很大困难。 再次,银行必须面对久期的偏差问题。尽管初始时银行资产与负债的久期是匹配的,但两者的期限是不匹配的。这就需要处理重新平衡资产负债组合的频率问题。但是由于这种重新平衡的成本很高,并且一般不会实施(除非可以明确地说明好处),因此使银行在具体实施时面临两难。
最后,久期缺口的分析方法的假定前提是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因此需要银行管理者运用价格曲线凸性,来对久期分析进行修正。也就是说,久期缺口管理模式在各种市场状况下,并不都是十分健全的。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