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统考)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统考)

教师拖堂,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家常便饭",尽管内心不满但也只能"逆来顺受"。针对这一"顽症",新学期,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某中学强化该校"16条禁令",明确将"教师拖堂"列为教学事故,处罚直接和经济挂钩。一时间,引发各方热议。针对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1)"拖堂"一直以来在我国各地学校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所谓拖堂,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了规定的下课时间而未按时下课,继续延长一段教学实践的现象。出现教师"拖堂"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既有可能是教师备课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学内容和当时教学情境的需要,但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拖堂",其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教师拖堂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授课时间太长,学生的精力会下降,注意力难免分散,极有可能影响学习效果。其次,教师拖堂会影响学生良好时间观念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会淡薄,认为时间不重要,今天的作业可以留到明天去做,对教师的其他安排,也可以一拖再拖,这样就会养成拖拉的不良习惯。最后,教师拖堂也会影响其他教师的上课。
(2)针对"拖堂"现象,某中学实施了"拖堂禁令",将"拖堂"视为"教学事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该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其目的是规范教学秩序,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从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寻找造成拖堂的各种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校正,增强课堂效率,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拖堂"其实也是教师尽心尽职的表现,将拖堂列为"教学事故",这有可能给教师增加压力,甚至影响教学质量。
(3)综上所述,"拖堂禁令"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处理方式,既要保护教师积极性,又要避免流于形式,取得收效后,可以建议将刚性的措施改成柔性的管理。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