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教育心理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

正确答案: 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它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⑴内容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低级和高级两种心理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②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发展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③内化学说:他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理论工具。他认为,符号系统的运用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儿童早期心理活动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人易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转化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⑵影响: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其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意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