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公务员相关知识考试

睦霖题库>党政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相关知识考试

《圣经》上的“马太福音”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主人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行前他把三个仆人叫到自己跟前说,我要出远门,给每人一点钱。主人给第一个仆人500个银币,第二个200,第三个100。几年之后,主人回来了,让三个仆人汇报情况。第一个仆人说,您给我的500个银币我用之做买卖又赚了500,共1000个。主人万分高兴,决定再奖励1000个银币。第二个仆人说,您给了200个银币,我做买卖又赚了200个,共400个。主人很高兴,决定再奖励200个。第三个仆人说,您走后,把100个银币埋在地下,现在把它挖出来还给您。主人听后非常恼火,分文不奖,并把原来的100个银币也拿了过来。《圣经》在故事后边加了两句评语:“凡有的,再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家默顿将其概括为“马太效应”,意思是:人们的眼光总是投向成功者,人才的成功同社会对其承认和肯定成正比。请运用领导激励理论分析本案例。

正确答案: (1)“马太效应”表明: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荣誉追加”,上级表扬,各种桂冠也一顶一顶接踵而至;后者却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
(2)“马太效应”启示我们:作为领导者,在人才评判、评先树优、表扬和批评等领导活动中,一定要避免“马太效应”这一消极方面带来的奖罚误区。①“赏有据,罚有章”。对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要按照上级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结合每个人的德能勤绩及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作出科学、严格的规定。要完善制度,统一奖罚标准,决不能因人而异,“看客下菜碟”。②“赏罚之道,莫若至公”。作为领导者,既不能“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不能“讨厌和尚恨袈裟”。要“赏不因喜,罚不因怒”,“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不厚此薄彼,不论资排辈,不“荣誉追加”,做到公正严明,一视同仁。作为一名聪明的领导者,要走出奖罚误区,做到“赏必有所劝,罚必有所惩”,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领导水平。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