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近代文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中国近代文学史

分析陈三立《晓抵九江作》“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逢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巅。”

正确答案: 第一,《晓抵九江作》这篇诗文创作于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期间,这年底,满腔激愤的诗人乘舟由南昌至九江,夜不能寐,写下了他的名作。
第二,诗人独自一人,思绪连翩,难以入睡,眼前风涛四起,国恨家仇,一起涌上心头。“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一联极为生动传神,集中凝炼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给人以深刻印象。
第三,这首诗流露了个人的身世之忧,但斗争的风涛萦于心头,国恨家仇迫于眼前,卧榻之侧强邻侵扰,更多的仍然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沉系念。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