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中国文学

昆曲是怎样形成的?

正确答案: 昆曲出现于元朝后期,是昆曲(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经顾坚等人整理加工,明初已有“昆山腔”之名(见明魏良辅《南词引正》、周元暐《泾林续记》)。至嘉靖年间,又经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等吸收海盐腔、弋阳腔和当地民间曲调,再加丰富,曲调舒徐宛转,有“水磨腔”之称。又因最初只用于清唱,也叫“冷板凳”,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后来加进表演,动作优美,舞蹈性强,形成表演上的独特风格,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
隆庆,万历以后,昆腔逐渐流传各地,对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产生深远影响。有的同当地语言、曲调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昆等;有的干脆成为当地剧种的腔调之一,如川剧分高腔、昆腔、梆子、胡琴、灯戏五种,昆腔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腔调。此时,昆曲不但是一种地方戏,而且也形成一种广泛的戏曲声腔系统了。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