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公务员相关知识考试

睦霖题库>党政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相关知识考试

政令畅通是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基本条件,古今中外,概无例外。我们党和国家从创建伊始就强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复强调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至于“令行禁止”的话语和文字更是不计其数了,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政令的畅通。政令畅通,是一个国家中央政权有高度权威和兴旺发达的象征。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党和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靠政通人和取胜的范例。当年党中央一声号令,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取得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伟大胜利,打破了敌人封锁,巩固了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斗争,中央人民政府一声令下,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捐献飞机、大炮,打败了全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迎来了和平曙光。20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数万名石油工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大庆,全国一盘棋,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一鼓作气,拿下了大油田,摔掉了我国的贫油帽子。20世纪90年代的京九铁路建设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亿万人民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动迁移民,支援工程建设„„但是,时下令人忧虑的是,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一级蒙一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日益凸显,性质越来越恶劣,危害越来越严重。可以说,政令不畅已成为治国兴邦的一大隐患。政令不畅的现象随处可见。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务院要求把经济型轿车作为发展重点。然而这一正确决策在一些地方却遇到“红灯”,某大城市竟然自定“土政策”,把矛头指向非本地生产的轿车。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干预用户对车型的选择,今天不许用“夏利”,明日只准用“桑塔纳”,搅得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心浮气躁。这种搞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其实质是无知、无法、无天(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反复强调粮食收购搞专项费用,然而东北某省9个地区206个粮食收购企业却挤占、挪用了48.6亿元,占全部收购资金的45.2%,有的用于购买豪华轿车,有的用于其他经营。国家三令五申维护金融秩序,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却擅自设立金融机构,以高于同期国债和银行存款利率,私揽储户,吸收存款。《土地法》的贯彻不时受到挑战,东北某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28万亩,四年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3700起。另外,如压缩基建规模、调整产业布局、财税改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查禁走私等,无不一次次发生下级对上级、地方对中央、公开或暗地里讨价还价,使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受阻,难以顺利实施。政令不畅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邓小平同志曾经严肃指出:“中央要有权威”,“特别是有苦难的时候,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有了这个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政令不畅,有它深刻、复杂、多样的政治、经济原因。总体而言,它是社会在转型时期各种利益重组、各种矛盾撞击的结果。概而言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现行体制导致中央和地方出现了某种“对策博弈关系”。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和一些部门自主权扩大,已经成为具有独立经济社会利益和独立发展目标的利益主体。随之而来的是中央和地方、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的利益关系,由过去以行政组织为主要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一些地方或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同中央或上级主管部门讨价还价,执行命令打折扣,从中梗阻,甚至阳奉阴违。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在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建设思想和方针政策中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不顾国家产业政策,竞相投资热门产业,盲目上项目,随意铺摊子,造成全国性的产业趋同。据披露,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有50%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将电子、机械、化工、冶金列为支柱产业。总之,地方主义、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是政令实施过程中的最大绊脚石。尽管中央领导同志耳提面命,但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一些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②少数地方和部门的领导者讲政治、讲大局、讲正气的意识淡薄。在一些人看来,严格执行党纪政令是“战争年代的事情”,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现在“谁老实谁吃亏”。走私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部署打击走私斗争,走私案等,都具有强烈的“政府行为”和地方主义色彩,都涉及众多地方和部门的现职领导者。党中央、国务院年年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每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披露腐败案件上升的幅度都是两位数,而且大官腐败犯罪案,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大案特大案,窝案、串案大幅度增加,触目惊心。在一些人看来,讲政治、讲大局、讲正气,仅仅是讲讲而已,根本没有打算触及灵魂。
③施行的政令有互相矛盾或与现实脱节之处,使下边无所适从或难以执行。应当肯定,我国已经走上了法治国家的轨道,但是,由于一些法律、政令不够严密,实施起来确有一定困难。如《教师法》规定要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但教师工资由地方财政解决,一些经济欠发达县的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又如国务院颁布的《矽肺病防治条例》,明确划分了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监督监测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两家各行其是,使企业叫苦不迭。
④一些领导者组织纪律观念不强。邓小平同志指出:“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全国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坚决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努力实现领导本质。但是,有些国家领导者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顺我者行,违我者抗,在他们头脑中似乎就没有“纪律”二字。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对一些不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人特别是领导者,党的组织、纪检部门和政府的监察机关,有时也监督不力,即使是发现了问题,也处理得不及时、不严肃,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往不咎,听之任之。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