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佛教文化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

近年来,佛教徒多以“念佛法门”互相劝勉,用心固佳,惟后学以为:过去诸佛菩萨,多是万劫千生出生入死,先行菩萨道,而后始证大果。吾人如先求生西,证不退位,然后再以“自在神通”救度众生,如此“不劳而获”,未免有失“大菩萨舍身溅血,但求利人之大无畏精神”!若是先求往生西方,取得自在神通,然后再来度生,未免是惧拒度生事业之苦楚。先防自己堕落的人,试问他的大悲心肠,不是太微弱了吗?还有什么“菩萨”道之可谈呢?

正确答案:修念佛者,并非禁止其行菩萨道力求菩萨道,行菩萨道者,又何碍其念佛。至其求生西方,正为其能力智慧,不够条件,不能有大作为者,广济众苦,是以前往求学,预备大用。犹如青年考学,正为学有成就,效力国家。若责以求学为不爱国,理岂通乎?然在未生西以前,正有许多事办,观经之修三福,无量寿经之六度万行,经训昭昭,何得谓不教行菩萨道?至云舍身溅血,洒遍三千,议论则高,可惜空无实际,先以小范围而论,现在区区台湾,人遭不幸而死伤者,众畜日被杀千万者,何不先舍己从人先救彼乎?小且不为,遑言其大。是不发菩萨心乎?抑能力不足乎?静思维之,此问可自解矣。后一段更是偏论一面,再设一喻,勾践十年休养,十年生聚,而后沼吴,亦可责其复越之心微弱乎?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