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书法知识竞赛

睦霖题库>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书法知识竞赛

什么是“内擫”和“外拓”?

正确答案: 对内擫和外拓,历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一种说法:内擫是圆笔,外拓是方笔。“方笔也叫做外拓笔,圆笔也叫做内擫笔。”(尉天池《书法基础知识》)中国书法研究社编写的《怎样学习书法》一书中也有与此相同的见解,在分析颜真卿的楷书时指出:“至于笔法,纯用方笔,逆入平出,转折处提笔另起,蓄势回锋趯钩,下笔住笔,棱角锋芒毕露,这是属于笔法的外拓一路。”接着说;“外拓就是行笔时向外开拓,也就是笔锋外露,如欧、李、颜、柳等都是。”
外拓法和内擫法最初出自元朝袁裒《总论书家》,他说:“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文章志》也有王献之“变右军书为今体”的说法(按:这是指外拓法的创造)。张怀瓘《书议》说得更详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也是说的献之所创外拓法的风度和韵致。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见解,也说:“后人用内擫、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说大王是内擫,小王则是外拓。”接着说:“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前后相隔六百余年的袁裒和沈尹默在内擫和外拓的认识上基本是一致的,但沈尹默道出了内擫趋静,这得说是一个进展。
实际上,内擫的基本表现就是笔致紧敛且静,在技巧和意的表现上均属内向;外拓法则是笔致松活(相对而言),“散朗而多姿”,“刚用柔显”,其意更为奔放、豪纵。刚用柔显是方法,散朗而多姿是效果,是“动”的结果。当然,这里所说的静和动,也是相对而言。实际上,静中寓动,动中寓静。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