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纸馅包子》事件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纸做的包子》报道。该栏目编导通过暗访,发现在朝阳区东四环附近的早点铺中出售用废纸箱和肥猪肉做馅的小笼包。 该报道经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直播北京”等新闻栏目转播,被各媒体、网站转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纸馅包子”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北京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对该报道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每天对全市的早点市场进行彻底检查,均没有发现“纸箱馅包子”。北京警方也为此专门成立专案组,全力核查此事,于2007年7月16日初步查明事实真相———该报道系“透明度”编导炮制的假新闻。北京警方抓获了在该报道中出现的4名制造“纸箱馅包子”的嫌疑人。 据了解,他们是两对夫妻,均为陕西人,以卖早点为生。这些嫌疑人向警方交代,他们平时主要卖豆浆等早点,“基本不卖包子”,做纸馅包子是被人导演的。 嫌疑人交代,2007年6月中旬,一名自称“胡月”的人曾经两次来到这里,说是要为工地民工购买早点,要求他们帮做包子。之后,做包子用的肉馅、面粉和纸箱都是“胡月”自己从市场上购买后带到13号院的。在“胡月”的授意下,4名嫌疑人把纸箱泡在装满水的大铁盆里,随后加入工业用火碱,再将这些纸弄碎后加入肉馅并撒上猪肉香精,制成“包子馅”。“胡月”用自带的家用DV机拍下全过程。 北京电视台承认生活频道对《纸做的包子》报道“审核把关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承认报道播出后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表示“高度重视这一恶劣事件,深刻汲取教训,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员” “纸馅包子”案主角因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一审获刑一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电视台相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给予北京电视台台长通报批评,给予北京电视台总编辑行政警告处分,给予北京电视台主管副总编辑记过处分,三人分别做出深刻检查;给予北京电视台生活节目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分管《透明度》栏目的副主任、《透明度》栏目制片人等三人撤职处分。 假新闻的危害、原因及整治?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从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立场出发,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修养,提高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其次,新闻媒体要加强内部管理,从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入手,查找隐患和漏洞,防范和制止虚假新闻、不实报道。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健全和完善新闻法规,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什么是新闻造假,造假者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加强对新闻造假的打击力度,给予新闻造假者以及相关负责人予以严厉的惩罚。一经核实的虚假新闻.切莫姑息放过,一定要查出真相,一定要对炮制、传播虚假新闻者进行严厉的打击,对于情节严重的,要端掉他们的饭碗,甚至绳之以法,不给炮制、传播虚假新闻者任何侥幸机会。相信只要如此,我们就能真正抵制虚假新闻的出笼,还给人民一个真实可靠的新闻天地,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