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

睦霖题库>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

董其昌”南北宋”

正确答案: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提出的艺术思想和理论。
董其昌(公元1555——公元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他生长在一个并不很富裕的家庭,年轻时依靠教书生存,在当地有些影响。他对佛学很感兴趣,受到过禅宗大师的教诲。这些活动,对他后来的禅学绘画理论的确立和文人画的实践,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35岁时,参加了明代科考会试,终于考中当官。但他多次辞职,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不过总的来说,他的职位还是不断上升,地位一直很高,由于社交广泛,他所积累的书画藏书也非常丰富,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鉴赏家。
董其昌绘画创作的成功是与他视角的开阔、学习的勤奋密切相关的,他23岁开始学习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画风。35岁以后,随着进入社会,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层的社会活动与文化交往中,他逐渐接触到更多的唐代、宋代名家的优秀作品。同时,他也收藏了不少古代名画,随时临摩,反复体会。亲自面对古人原作,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表现能力。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对历代名作的研究,促使了他对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的思考,认识到“笔墨”的独特表现力是文人画的重要标志。在向古人学习的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对自然界的观察,认为只坐在画室中,作品就不会有自然的生命力。董其昌的艺术在50岁以后进入了成熟期。在他著名的“画分南北宗”论中,确立文人写意画法的一派,他晚年高度成熟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文人画的品格,董其昌绘画作品体现出不同的风貌,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墨色丰富,笔法运用的成熟已经达到相当高超的境地。
董其昌是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明代晚期,他提倡文人画风格,在理论和实践上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的主导地位,他总结和概括出唐宋以来文人画的很多创作方法和审美标准,为今天树立了一座正统文人画派的里程碑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