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睦霖题库>执业医师考试>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请简述血常规检查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血液常规检测是指血液细胞成分的常规检测,又称血常规检测。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1.参考值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160g/L红细胞数(4.0~5.5)×1012/1;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150g/L红细胞数(3.5~5.0)×1012/L;
新生儿血红蛋白170~200g/L红细胞数(6.0~7.0)×1012/L。
2.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①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绝对性增多:见于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①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和妊娠中、晚期:⑦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表2-2、表2-3)。

(二)白细胞
1.参考值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各种白细胞正常参考值见表2-4。

2.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2)中性粒细胞:①中性粒细胞增多:在生理情况下,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②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及化学因素损伤、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淋巴细胞:①淋巴细胞增多: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②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4)嗜酸性粒细胞: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猩红热、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等。②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
(5)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
(6)单核细胞增多: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血液病等。
(三)血小板
1.参考值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2.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可见于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等疾病。
(2)血小板增多:可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