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公共课自考>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材料1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论精神》中给物质下了一个定义性的说明:“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 材料2 霍尔巴赫为了克服17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者的物质概念的狭隘性,给物质下了一个更概括的哲学定义。他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各种不同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物质在我们内部所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一切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广延、可分性、不可入性、形状、可动性、或为某个物质的运动所引起的性质。” 材料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总结哲学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回答: 分析列宁的物质定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确答案: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给物质下的定义还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便是相对的。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多样性的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坚持把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反对了形而上学,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它把人类的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定义的实践意义在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从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根本保证。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