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00143经济思想史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经济类自考>00143经济思想史

试述强本论在技术方面的措施。

正确答案:a、发挥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墨家学派认为,动物是仰赖自然界现成的东西维持生活,而人则“赖其力者生”(《墨子·非乐上》)。要想富国,就必须在生产方面多用劳动,增加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这是决定国家和百姓贫富的关键。“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寡”(《墨子·非命下》)。
b、掌握和利用农时
农业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季节性强,错过了农业季节,不论生产者怎样努力,生产也会大大减少,甚至颗粒无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都把掌握和利用好农时,作为“强本”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妨碍农民按农时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是国家迫使农民在农忙季节从事各种徭役,因此,重视农时的思想,自始就和限制徭役的要求结合在一起。管子的“无夺民时”,孔子的“使民以时”,都是反对在农忙季节征调徭役。
法家强调兼并战争,一般是以农服从于战;但也要在保证战争的前提下尽量给农民较多的时间从事生产,做到“农有余日”。为此,提出了减少不必要的徭役和提高行政效率等主张。东汉王符符总结了前人重视农时的思想,把它发展为一种独特的经济学说――爱日论。他认为,财富是人生产的,而人是在劳动时间中生产财富的。“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富足生于宽暇,贫穷起于无日”(《潜夫论·爱日》)。百姓“无日”的原因主要是徭役繁重,官府“轻夺民时”;政府机构庞大腐败,百姓同官府打交道浪费了大量的劳动时间。他认为减省徭役,改革腐败的吏政,是实现国家富足、社会秩序安定的前提。
c、讲求农业生产技术、兴修利用水利设施
荀况对于“强本”在技术方面提出了讲求耕播技术、多施肥料、选种、分辨土壤、改进工具、兴修及管理水利等多种措施。
一些专门论述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如《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篇等也相继出现。这类著作都是从强本的目的出发,总结农业生产经验、传播农业技术。
d、扩大耕地面积
随着铁制农具及牛耕的推广,有条件开垦较多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辟草莱”成了强本的一项重要措施。垦荒主要靠人,劳动力不足成为最大困难,战国时代,出现了各国争相招徕外来移民的现象,对外来的垦荒者采用“利其田宅,复之三世”,“不起十年之征”“(《商君书·徕民》)等优惠政策。秦统一后,这种挖邻国墙角的“徕民”之术已无法推行,则采用国内移民的政策,把人口从地狭民稠的“狭乡”移往地广人稀的“宽乡”,“听逐空荒”。
e、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技术及装备落后的时代,单纯指靠扩大耕地面积以强本、富国是不够的。因此,即使在地广人稀、有大面积可垦土地的情况下,人们也力求从已垦土地上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战国时代,李悝在魏国颁布《尽地力之教》,把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作为一项政策来推行。孟轲提倡“深耕易耨”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荀况认为“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田瘠以移,则出实不半”(《荀子·富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远甚于扩大耕地面积的效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垦荒困难的加大,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越加受到重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把“宁可少好,不可多恶”作为“治田”的一项基本原则提出来。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