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睦霖题库>高中试题>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铺设了友谊理解合作的桥梁,充分展示了自信友善包容负责任大国形象,全面提升了我国同欧盟关系水平。期间,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和文明观,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第二,权利和义务并重,在强调各国履行有关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第三,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第四,治标和治本并重,加强防扩散出口控制,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积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材料二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文明是平等的,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第三,文明是包容的,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实现文明和谐。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知识,阐明我国提出核安全观的依据。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核安全观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符合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外交目标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③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核安全政策,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与和平共处的外交准则。④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符合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