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作物栽培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农学)>作物栽培学

试述穗、粒肥的施用要点。穗肥依其施用时期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正确答案: 1.促花肥:在第1苞分化期前后至2次枝梗分化期(叶龄余数3.5—2.5)追施速效氮肥,可使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增加,一般分化颖花数可增加25—40%,故称为促花肥。但促花肥施用不当对水稻高产形成具有不利的一面。首先是促成茎秆基部节间和中、上位叶片过度伸长,无效分蘖增多,恶化群体结构,同时易造成颖花量过多;此外在高氮水平下分化形成的枝梗,出穗后容易早枯。这些都会导致结实率下降,以至倒伏减产。所以,高产田一般不施用促花肥。只有在群体生长量小,拔节长穗初期又明显"落黄"的田块,以及库限制型品种中期生长又不过旺的田块,适量追施促花肥,不会增加副作用,并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促花肥的施用量每亩硫铵8—15kg;
2.保花肥:在雌雄蕊分化期(叶龄余数l.5—1.0)施用,减数分裂期发挥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颖花退化。依据器官同伸规律,促花肥的肥效发挥时,顶部叶片及基部节间已经定形,不会恶化株型。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出穗期叶片含氮量和茎鞘内淀粉积累量,对灌浆结实有利。保花肥对不同熟期和库源关系类型品种都有良好增产效果,是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栽培中必不可少的一次追肥。保花肥施用量一般每亩硫铵10—15kg,用量大时可分2次施用。施粒肥稻株出穗以后,穗部籽粒灌浆所需的氮素营养一部分是由绿叶的蛋白质降解供给,另一部分是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如土壤氮素供应不足,叶片含氮量会日益减少,加速叶片衰老,叶面积指数下降,光合产物减少,不利于灌浆结实。在齐穗期施粒肥,能增加穗部氮素输入量,提高米粒蛋白质含量;减缓叶片氮素输出量,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其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增加灌浆物质,提高粒重。据研究,施用粒肥,可显著增加剑叶含氮量,并可使倒2、3叶在齐穗后l周内保持抽穗时的氮素水平,对倒4叶含氮率下降也有明显减缓作用。另一方面粒肥使稻株氮素提高,会相应增加对磷、镁、硅的吸收,茎叶内钾的外渗量也相应减少,有利于维持稻株后期生理功能。但粒肥施用要得当,不宜过多,一般亩施尿素3-4kg左右。有缺肥迹象的田块可在始穗期追肥,肥田或生长过旺的田以及土壤还原性强的田少施或不施。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