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民间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民间文学

试论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人们有时甚至就把民间文学称为“民众口头创作”、“口头文学”、“口承文艺”等。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所谓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集体性,又称群体性,是民间文学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最具区别性的特征,也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所谓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与作家文学强调创作的个体性、作品的个人化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民间文学口耳相传的特点决定了任何民间文学作品都是在讲述者和听众群体的互动中集体完成的。在民间创作的长河中,流传年代越久远的作品,就越难找到它的始作者。或者说,民间创作很少是由某位作者单独完成的。它总是要在形成或流传的过程中,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加工、改造。
正因为如此,决定了任何创作者的个人色彩无法被保留下来。民间文学具有匿名性。有人因之说民间文学无作者,实际上确切地讲,民间文学是有作者的,它的作者是大写的“人民”,古往今来,世界民间文学宝库中无数个经世不衰的传世之作和不朽的艺术形象,只有在全体人民一齐思考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来,是“人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超时空的伟大杰作。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