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

佛法“法相唯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法相唯识”是佛教唯识宗(法相宗)的基本观点。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和弟子窥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过是“识”所变现出来的,不能离开识而独立存在。内容:
(1)唯识宗所说的“识”也叫做“心”,它是意识的主体对事物加以了别(了解分别)的功能(能),而通常所说的客观事物(境)都是识的了别作用的对象(所)。唯识宗认为,只是由于作为了别功能的识的存在,作为了别主体的内心和作为了别对象的外境才得以成立,所谓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依托于识的假象,只有识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叫做”万法唯识”。
(2)法相宗认为,能缘与所缘都在意识作用的范围之内,通常所说的意识对外物的认识,只是意识自身的能动方面(见分)对意识中关于外物的表象(相分)施加作用,如果没有这个能动的方面,那么作为对象的相分也就不能成立。这样说来,无论是作为所缘的对象,还是作为能缘的主体,其实都是意识的一个方面,所以说一切只不过是识而已,这就叫”唯识”或“万法唯识”。
(3)“唯识”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识而无外物,而是说只有识是真实的存在。法相宗并不否认所谓外物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识以外的世界是不真实的,“唯”的意思就是对真实的事物、存在加以严格的限定,强调真实的存在只能在识的范围之内,从而否定人们把识以外的事物当作真实存在的认识。既然识以外的所谓客观世界并非真实的存在,所以法相宗所关心的只是识以及识所表象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外物都可以排除,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于心。
意义:法相宗的法相唯识学说涉及到诸多认识论和心理学的问题,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理论;他们关于“万法唯识”或“万法唯心”的命题也是佛教各派广泛认同的观念,而且后来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变化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但是法相宗的理论是一种典型的烦琐哲学,很难为一般的佛教信众所掌握,因此这一宗派流传不久便销声匿迹了。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