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道教文化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宗教学)>道教文化

为什么会发生元代焚经事件?

正确答案: 金元之际,全真道教在北方兴起,由于元太祖成吉斯汗十分器重当时全真道折领袖丘处机(道教称长春真人),因此全真道盛行于北方。自金宣宗贞祜年间(公元1213—1217年)南渡以后,佛教萧条,名兰精刹,半就荒芜,而全真道在金代贞元、正隆、大定年间(公元1153—1189年)便已遗民麕积,十分盛行,“情窳之人,翕然从之,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望,什百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势如风火,逾扑逾炽”;在元初又受到元太祖的扶持,因而取代佛教而兴旺于北方。道徒恃势改佛寺为道观的有482年,这是发生在元太祖末年、太宗初年(公元1229年)的事,曾引起大臣耶律楚材等的强烈不满与关注;同时,全真道徒每以丘长春曾京戏诏西游雪山说成吉斯汗事,比喻为“老子”西行化胡,丘长春的弟子李志常刊行《老子化胡经》及全真道徒造作的《老子八十一化图》,这便引起元统治者的不安与佛教徒的反抗。早在金代章宗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4年),统治者便已警惕全真道生变,;到元代全真道更为日趋高涨,自然使统治者感到威胁,虑其有“张角斗米之变”。
到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佛教声势渐复,嵩山少林寺僧福裕(号雪庭,属曹洞宗)应诏赴京,讼全真道之事于宪宗,西僧那摩大师等为之搘拄,于是佛道之争激化。释祥迈《辩伪录自序》指责全真道:“邱处机妄言谄上,李志常矫饰媚时,萃逋役之罪徒,集排释之伪典,令狐獐首编妄说,史志经又广邪文。”佛道两教对于《老子化胡经》真伪之辩,又复掀起。元宪宗六年(公元1258年),佛教以释福裕为首,道教以张志敬为首,各十七人,辩论于上都,皇帝亲为裁判。结果判全真道士“大败”,勒令道士落发、恢复侵寺二百余所,《化胡》等经及雕板,尽令焚毁。这是元代的初次辩论及焚经。
二十一年后,即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会有言保定、真定、太原、平阳、河中府、关西等处经板尚存,“诏谕真人祈志诚焚毁《道藏》伪妄经文及板”。即敕令自行选择焚毁。而至元十八年,“张易等言,参校道书,惟《道德经》系老子亲著,余皆后人伪撰,宜悉焚毁。从之。”这次是除《道德经》外,余悉焚毁。焚经的地点便在燕京之悯忠寺,即今北京的法源寺。道教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本来自西晋《老子化胡经》行世以来,佛道辩论真伪已久,而且人知其伪,何须如此争论不休,更何必皇帝裁判呢?其实佛道势利之争,这时也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矛盾,元统治者之打击道教,乃是藉佛道矛盾而挫折道教之势,消除上的潜在威胁。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