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商朝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关。例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就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商朝的铸铜作坊规模很大,河南安阳殷墟铸铜作坊遗址,达到一千多平方米。商朝铜器工艺精湛,花纹瑰丽、细致、有的浮雕于器物表面,有的缠绕于器身,而且至尽未发现两件完全一样的器物。除青铜铸造外,商朝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商朝时间的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商朝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那时候,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除虫害。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期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正确答案: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两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多媒体演示)司母戊鼎图片。教师针对图片提问:同学们,我们看的图片是什么?它有多高呢?多长呢?多重呢?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多少人同时操作呀?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教师引导:刚才,我给大家讲了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突出表现在青铜器制作工艺上。现在请大家很快的浏览一下课文小标题,想一想青铜文明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还表现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
教学过程分组导学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四人一小组。第一大组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目的内容;第二大组阅读“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一目内容。请同学们边看书边思考屏幕上给出的问题。第一大组问题1.商有哪些手工业?2.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3.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第二大组问题1.商农业发展的表现?2.畜牧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过渡:现在我们看第一大组的同学如何解答第一大组问题。教师提问: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特点之一:生产规模大(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图片特点之二:工艺精美特点之三: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多媒体展示)三星堆的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并简介图片
教师提问:三星堆文化分布于何处?学生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教师引导:这说明我国青铜制造业不仅仅分布在商周统治中心地区。在西南等边远地区青铜制造业照样盛行。这说明当时青铜制造业还有何特点?分布怎样?特点之四:分布广泛。教师过渡: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除了青铜铸造业之外,当时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发达。(教师简单提一下陶和瓷的区别,稍作讲解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教师引导:那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表现如何呢?请第二组同学概括一下。农业发展表现:1.商时“五谷齐备”2.技术改进:选种、施肥、治虫害3.生产T具改进:西周开始使用青铜农具畜牧业发展表现:1.品种繁多:马、狗、牛猪等2.牲畜圈养3.牧场放养(规模大)教师总结:商朝时期青铜精美、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因此,那时也是青铜文明时期的一个代表时期。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