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儿童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儿童文学

论述儿童前语言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 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语言学习,为正式的语言运用做好了准备,这段时间内儿童的各种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前语言现象或前语言发展。有学者认为,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着语音,儿童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
(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正常儿童在这段时间内不仅能够听到声音,而且还以某种能帮助自己语言学习的方式去感知语言。最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将出生后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儿童逐渐发展起来的前语言感知能力分成三种水平层次:辨音—辨调—辨义。
①辨音水平(0~4个月)
这个时期他们形成了感知辨别单一语音的能力:
A.婴儿首先学会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B.婴儿获得辨别不同话语声音的感知能力;
C.大约在两个月之后,婴儿开始比较清楚地感知“语言学”意义上的单纯语音——因为发声位置和方法造成的语音的差别,这些现象表明婴儿开始注意并逐渐获得对语音内部要素的感知和分辨能力。
②辨调水平(4~10个月)
进入辨调阶段后,儿童的前语言感知水平向前跨了一大步。他们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从整块语音的不同音高、音长变化中体会所感知的话语声音的社会性意义,并且能够给予相应的具有社会性交往作用的反馈。
③辨义水平(10~18个月)
这个时期,儿童越来越多地感知人们说话时将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联系起来,从而分辨出一定语言的语义内容。
(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发展指儿童正式说话之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于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做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①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
②音节发音阶段(4~10个月)大约从4个月起,婴儿发音出现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婴儿发音有了一定指向性,较多的是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发音内容与以前不同,出现了许多辅音和元音的结合。
③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
该时期,婴儿力图使自己的发音接近某些词语发声。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婴儿期存在一些交际的倾向和表现。这种表现可以称为前语言交际。前语言交际是儿童获得语言之前,用语音及伴随的表情或动作去代替语言进行交往的现象。这种特定的交际能力在前语言时期也划分为3个阶段:
①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
②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
③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已经能够通过一定语音和动作表情的结合,使这种语音产生具体的语言意义。他们还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来达到交际的各种目的。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