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院感知识

睦霖题库>医药卫生考试>院感知识

患者,男性,83岁,慢性肾衰竭,行规律性血液透析2个月。血生化检查肾功能及电解质示血钙1.26mmol/L、血清尿素氮38.47mmol/L、血清肌酐905μmol/L。在某次血液透析治疗3小时后,患者出现打哈欠、心慌、出冷汗、胸闷等症状,请问该患者最有可能发生了什么并发症,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示最有可能的并发症是:低血压。
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水分及钠离子的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控制在干体重的3%-5%。防止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多、过快,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2、识别发生低血压先兆的症状如:打哈欠、心慌、出冷汗、胸闷等,观察脉压差的变化。
3、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建议采用调钠透析、序贯透析或血容量监测,并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可有效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4、老年体弱者在血透过程中可应用心电监护,随时观察血压变化。透析过程应控制饮食,减少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5、及时评估和调整患者的干体重。
6、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及护理。
7、及时有效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低血压的先兆表现、低血压的自我护理和防范
护理措施如下:
1、平卧、适当抬高下肢,减慢流量,暂停超滤
2、快速输入生理盐水250ml-500ml并呼叫医生共同处理
3、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情况重新评估超滤总量
4、吸氧
5、寻找病因,建议复查血钙浓度,必要时给予高钙透析液透析
6、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7、注意观察血管通路的通常情况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