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汉语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汉语史

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特点?有哪些具体表现?词义的模糊是否会影响语言交际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 词义模糊性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1)客观事物的联系性。
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无法切割,它们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发展,本身无所谓精确或模糊,人类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2)主观认识的差异性。
从主观方面来看,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词义模糊性的具体表现:词义反映事物是概括的、明确的,但词义所包含的概念的外延是模糊的。具体表现为:
(1)事物的范围不确定,界限不分明。(早晨、中午、晚上)
(2)反映客观事物的标准不明确。(大、小;好、坏)
(3)不同民族语言中词义范围、界限的不同。(四季、颜色)
词义的模糊性不会影响到语言交际的准确性:
(1)模糊与清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界线有一个大致的划分标准,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标准是一个民族共同认可的,互相理解的;
(2)人的大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特殊功能,能对一系列比较模糊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从而综合出较为清晰精确的信息
词义的模糊性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就一般情况而言,只要把不同事物相区别开来,明确这个词所指代的事物的大致范围就可以了。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