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微观经济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运用“脊线”原理,说明生产的经济区域是如何确定的。

正确答案: 脊线是指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或斜率为无穷大的点与原点的连线,或者也可以表述为:所有等产量曲线上的资本密集界限和劳动密集界限形成的两条曲线。
在劳动密集界限形成的脊线上有:MRSTLK=0.在脊线以下区域,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当资本投入量不变时,劳动投入增加的边际产量为负值,说明在此区域中,当资本投入量固定在生产某一既定产量所需的最小数量时,减少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以将产量一直增加到既定的产量水平,否则,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必须同时增加,才能实现既定的产量水平。
在资本密集界限形成的脊线上有:MRSTLK=∞。在该脊线以上区域的资本边际产量为负值,因此,在此区域内,当劳动投入量固定在生产某一既定产量所需的最小数量时,减少资本投入量就可以将产量一直增加到既定的产量水平。否则,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必须同时增加才能实现既定的产量水平。
所以,合乎理性的生产不可能在脊线以外的区域,而只可能在脊线以内的区域,该区域内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劳动和资本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是生产的经济区域。至于理性的生产者到底在生产经济区域中的哪一个点进行生产,这需要结合生产成本做进一步分析。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