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外交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外交史

如何评价公使驻京问题。

正确答案: (一)1854年,英国要求依据《望夏条约》有关十二年修约之规定而援引最惠国待遇修订《南京条约》,并在外交上提出在中国建立西方外交体制之要求,其中就有两国互派公使驻京。1858年之《天津条约》谈判中,英法提出公使驻京要求并被接受。1860年之《北京条约》更对此予以承认。若单就上述条约关于公使驻京之文本的规定来看,则中英关系是平等的。但从客观方面来看,中国在当时既无能力亦无想法派驻使节,纵使此后在1875年派驻使节,中国亦绝无以此影响英法决策的可能。由此而言,公使驻京是单方的,不平等的。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则无论是1860年的英使驻京,还是1875年的郭嵩焘赴英,都显然促进了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从半殖民地化的角度来看,西方公使驻京使得西方国家能够就近影响控制我中央政府,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因之加深。
(二)“公使驻京”是宗藩制度瓦解的标志。国际公法是以国家主权平等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派驻使臣、“公使驻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宗藩制度是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不论内藩还是外藩,都要臣服于皇帝的统治。作为臣下,只能派遣使臣去朝贡或参加重大活动,怎么能够长期留在天子脚下,处理相关事务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使驻京”是中国传统宗藩制度瓦解的标志。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宗藩制度是在西方列强的武力逼迫下被迫瓦解的。接受他国使臣,本应是接受国的主权权利而非义务,但此时的国际公法掌控在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手里。所谓的主权平等,只是针对西方列强之间的。对于落后的亚洲、非洲及拉美国家,资本主义列强从来没有讲过主权平等。在“公使驻京”这个问题上,西方列强表面上打出的是主权平等的国际公法旗号,但从来没有把中国视为主权平等国家。
(三)宗藩制度瓦解的重要意义在近代中西对抗的过程中,“公使驻京”问题犹如一把尖刀,不断地破环着中国传统的宗藩制度。《北京条约》最终实现了西方列强“公使驻京”的野心,这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宗藩制度的瓦解。宗藩制度瓦解最直接的影响在于中国开始接受国际公法。首先,清朝成立专门处理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成立同文馆培养外交人才。对于国际公法上的使节制度逐渐地予以接受。清朝政府开始向国外派驻公使。其次,在外交思想上,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总之,这种新的外交思想都是在“公使驻京”后宗藩制度瓦解的背景下产生的。宗藩制度的瓦解,虽然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标志,但不可否认,客观上对中国历史进程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都是战争时期的临时举措,多是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到制度问题,因为他们还没有摆脱宗藩理念的影响。1860年“公使驻京”以后,中国人已开始不再用“蛮夷”、“藩邦”的观念去看西方人,也不再以“宗主国”、“天朝上国”自居。中国人开始用平等的眼光、虚心的态度来看待西方人。从地方到中央逐步地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继而逐步地转向政治法律制度。这些变革的前提就是宗藩制度的破除。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使驻京”问题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