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

论述《学记》中的教育教学原则主张。

正确答案: 《学记》在具体分析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之所在。
1、教学相长
《学记》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是不断深入发展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在今天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来说,更应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2、藏息相辅
大学的教学制度是: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教学,课后进行课外练习实践。因为课外不练习好调弦,课内就完成不了乐教的任务;课外不练习好声乐歌咏,课内就完成不了《诗》教的任务;课外不学好洒扫应对进退等礼节,课内就完成不了礼教的任务。就是说,不强调课外实际训练等实践的重要性,就完成不了正课教学任务。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务使做到:在掌握了已学的知识之后,进而进修未学的知识;在休息的时候就尽心游乐。这样才能巩固所学,从而亲近师长,乐于交友,恪守信念,日后即使离开了师友,学业和政治上也不会走回头路。《学记》认为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课外作业在内)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
3、预时孙摩
预(豫),即在事情未发生之前,要注意加以预防,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燃,这就叫做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时,即抓住适当时机,及时地进行教育,把握最佳学习时机,因势利导,便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叫及时的教育原则。孙(逊),即孟子讲的学习如流水,“盈科而后进”,反对“揠苗助长”,亦即不越级,要按照次序地进行教育,这就叫做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摩,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这就叫做互相观摩、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的原则。
如果等到不良行为发生了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不容易矫正;如果错过了时机,学习感到吃力,就不容易取得成就;如果不按顺序,教材漫无系统,就不容易受到教学效果。如果独自关起门来学习,没有朋友帮助,就不容易增进知识。如果交友不慎,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如果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就会荒废了学业。这六点是导致教学失败的根本因素。
4、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5、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引导而不牵着走,就能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激励而不强制使之顺从,学习起来必然感到安易;启发而又有所含蓄,就可以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习安易,又能独立思考,这就是善于诱导的结果。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