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文学理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文学理论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正确答案: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话语产品,由于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读者从中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因此其最为基本的文化属性之一就是它的认识属性。正因为这一点,莎士比亚、雨果等都将文学作品比喻为生活的镜子。而我国先秦时期的孔子也已经意识到文学作品的这一属性。他在论述文学的作用的时候就提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目之名”。其中“观”即指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衰,考察社会政治的得失。文学作品的认识属性虽然也反映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使人“多识于鸟兽草目之名”,但这里的自然应当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文学作品主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通过描写社会生活的各种画面,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某种趋势。例如我们在评价《儒林外史》的时就常说它描绘了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从而有力的批判了科举制度下扭曲的社会和文人。与此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求,帮助读者了解人的内在世界,增进读者对人类自身以及读者自我的认识。例如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对哈姆雷特那种忧郁不定的心理的刻画,从而使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更具有人性。文学作品的认识属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读者的生活知识、经验是有限的,而生活却是无限的。因此,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生活,既了解过去,又洞察未来。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