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西方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西方哲学史

简述“人是机器”这一命题的方法论意义。

正确答案: 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为了彻底否定“精神实体”,论证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拉美特利着重研究了人的肉体和心灵的关系。我们知道,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世界是否存在着一个超自然的精神实体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人的心灵是否独立于肉体的问题。在宗教神学者看来,人的灵魂是上帝所赋予的,因而上帝的存在是灵魂不朽的前提。拉美特利对于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研究。拉美特利指出,人本质上是物质性的东西,和万物一样,人也是自然用“面粉团子”造出来的,人的心灵不过是肉体这种有机物的属性而已。
为了论证人的物质性,他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命题,把力学运用于对人的研究。按照“人是机器”的观点,在人身上,思想、心灵是不独立的实体,而是肉体的属性。在拉美特利看来,物质不仅具有广延性、运动力,而且还具有第二种属性及“潜存于物质之中”的感觉能力,思想则是有机物质人脑的特性。为了论证精神现象是肉体的特性,拉美特利利用当时医学、生理学的大量材料,表明心灵的一切作用完全依赖于人脑和整个身体的组织。
可以看出,拉美特利的关于身心关系的学说,是以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依据的,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但是还可以看出,拉美特利的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理解,还是十分粗浅和狭隘的。人的意识、思维不仅是人脑的属性,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正因为拉美特利不懂得意识的社会性,所以他就不能正确指出动物的感觉和人的意识之间的原则区别,看不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方面。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