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测不准原理

正确答案: 1927年,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则”。海森堡发现,要确切的知道粒子的位置的话,必须用一束光射到这个粒子上,通过光波的反射才能知道粒子的位置,光波越短,那么测量的结果越精确。但是波长越短,越容易扰动粒子,结果使粒子以一种不可测的方式改变粒子的速度。也就是说,对位置测量的越精确,那么对它速度的扰动就越大,反之亦然。
用公式表示就是:∆X∆Vx≥h/m由于测不准关系是与普朗克常数h相关,所以假如h等于零的话,那么对测量精度就没有任何限制了,这就是经典物理的观点。不过由于h很小,在宏观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很精确的测量动量和位置,动能与时间的关系。所以测不准关系反映了从宏观到微观系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后来海森堡还提出,不但坐标和动量,而且方位角和角动量、能量和时间等也都是成对的测不准量。这种见解成为量子力学哥本哈根“正统学派”解释的两大支柱之一。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