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学前教育(专科)

睦霖题库>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专科)

如何理解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正确答案: 教师工作的苦有四点。
其一,从教师的工作时间看,尤其是农村老师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起床了,起床后漱个口,洗把脸,顾不上吃早饭就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午十二点才下班。午饭后休息了一下子,下午两点就开始上班至下午五点半,每天的工作,使我们感到很疲倦,但晚上还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如要写政治学习笔记、业务自修笔记、师德师风学习笔记和体会,要进行对学生的晚自习辅导等等,使我们更加感到累,紧张的工作使我们难以咽下饭。有些外行人说,当老师真好,每个学期有两个至三个月的假期。但是有哪个假期能给我们安安稳稳地度过呢?每一年都有名文规定假期教师要学习某种内容,或者某种活动,节假日要为学生补课。记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放暑假,公办教师要参加一个月的农业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八十年代,文凭热,逼着教师去函授,一去就是一个月;九十年代继续教育又抢走了我们教师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学电脑或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使教师的心情搞得很紧张。
其二,从教师的身体状况看,我们教师有三分之一多一点的人患有职业病,积劳成疾,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神经衰弱者居多。
其三,从物质收入这个角度看,教师工资在总体上处于中、低收入之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上海以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工资收入列十二行业的第十位。近年来,教师工资水平尽管有较大副度提高,城乡的工资差距已逐步拉近距离。但“低收入”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包括教师为“臭老九”的文化传统,国家分配的偏差,教师职业劳动的质和量模糊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的问题等等。总的来说,在教师待遇上,现实离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实现尚有一些距离,这种使教师职业还没有摆脱清苦、清贫的阴影。
其四,从教师的住房看,农村教师靠自己的收入买房者寥寥无几。一个村子里,教师的房子远远赶不上农民修的房子。在单位上基本是两人共住一间房子或三人共住一间房子。但从我们镇的其他单位来看,他们每个职工都住上三房一厅的新房,住得多舒服啊!真是天壌之别。
以上几点可以说明教师工作的苦所在。
教师工作苦中有乐。乐有五点:
其一,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既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在知识结构的意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特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和谐的亲切感,特别在人际沟通的优势上,教师职业令其他所有社会职业相形见绌;师生之间,相处和谐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你我诈,没有投机谄媚,没有相互倾轧,学生以老师为榜样,为之心人,老师以学生的发展为安慰,为寄托……加上教师所具有的较高的社会地位拥有社会尊重,教师职业的乐趣自不持言,这也是在教师队伍中广大教师能够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的一大原因,“瓢陋苍非可乐,盖自有其乐耳”。“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用这句话来看待教师的乐,恰到好处了。
其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清苦的形象将得到改变,物质待遇会有极大的改善。教师的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一九九三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近几年来,教师工资收入和其他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益突显,冲击着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观念,这一曾经遭受到人们冷落的职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自觉选择。这实际上意味着“清贫”、“清苦”不是教师永远的代名词,这只是暂时的。
其三,从就业来看,教师队伍这一行列还是比较稳定的,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有不少的国营企业、工厂倒闭,工人不能按时发工资,甚至没有工资发,以致大批的工人下岗。而我们教师队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下岗的人员毕竟很少,有的乡镇学校甚至没有,教师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生活得到保障,教师能安于乐业,教育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
其四,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改革开放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学校,学校靠我们教师,各行各业的人才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从这可见我们教师肩负着培养各种人才,任务是艰巨而又光荣,教师在社会上更受到众人的尊重,政治上受到各级领导的关照。
其五,我从教二十八年,培养出的学生数以百计,一批批走上不同岗位的学生,对我还很尊重,他们时常挂念我,问候我,关心我。从而,我感到教师虽然两袖清风,但感到我们教师队伍很温暖,很亲切。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