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
睦霖题库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
汉语言文学(本科)
蔡其矫的《生活的歌》、()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50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正确答案:
李季
答案解析:
有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
最新试题
·
简要说明金克木与张中行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
·
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
·
()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
·
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
·
受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的乡
·
《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
五四时期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出现在文坛女作家
·
旧派武侠小说家们创作了许多武侠名篇,如(
·
不是对传统的历史事典和文学事典进行简单的
热门试题
·
80年代末期,以琐细的乡村场景,低微的生
·
同样集中于一个场景的剧作,《天下第一楼》
·
所谓的“马原体”小说,其核心就放逐意义,
·
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
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余华小说发生
·
《创业史》在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塑造上
·
你是如何看待莫言作品中独特的儿童视角和“
·
“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
·
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
·
台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横空出世的怪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