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简明中国古代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简明中国古代史

百家争鸣

正确答案: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百家”一语始见于《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言“百家”者,泛指其多,非实有其数。《庄子?天下》及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均对“百家”进行分类,汉《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据刘歆《七略》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其他典籍也有兵家。各派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如天道观、认识观、人性论、名实关系、伦理礼法以及各种政治主张。“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又互相影响,“辟犹火水,相灭亦相生”。百家学说中的命题包含着后代许多学说的萌芽形态,成为后代思想家的思想数据和理论形式,并被加以改造和发展。“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