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

睦霖题库>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

词汇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请谈谈你对词汇规范化的看法。

正确答案: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不断地产生新词。如“网络”、“影碟”、“特别行政区”、“手机”“国道”、“商品房”等就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
② 旧词的消亡和发展。一些旧词退出了日常交际舞台,逐渐消失,如“交际花”、 “红卫兵”、“走资派”等;一些旧词逐渐地缩小使用范围,如“阶级”、“文化大革命”、“马路”等;一些旧词又获得了新义,如“改革”、“明星”、“工程”等;一些曾退出了交际舞台的旧词又重新启用,如“股票”、“拍卖”、“破产”等。
③ 词义的发展变化。很多专科术语,如“起飞”、“辐射”、“反馈”等,原都是单 义词,如今已进入一般领域,成为多义词。
④词的声音形式的发展变化,如儿化词、轻声词的不断出现,异读词的重新规范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④ 构词法的发展变化。这些年来,缀加法的兴盛,字母词的崛起,是一种很值得 注意的现象。 词汇的规范化工作应该考虑三个主要原则: 一是必要性,就是说一个词在普通话中有无存在的必要在表达上是不是不可缺少; 二是普遍性,即选用人们普遍使用的; 三是明确性,就是选用意义明确的,容易被人们接受的。
词汇的规范化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方言词的规范 普通话的词汇是在北方方言词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汉 民族共同使用的和逐渐发展为共同使用的词。近百年来,大量的基础方言和非基础方言的词涌进普通话,丰富了普通话词汇,但也造成了一些分歧和混乱。本着必要、普遍和明确三项原则,我们应该慎重挑选吸收。对那些有特殊表现力的和那些标志着只在某个或某些地区产生和存在的事物的词,应予保留,如“耗子”“尴尬”“青稞”、“荔枝”等。
②外来词的规范 吸收外来词对丰富本民族语言词汇,增强语言表现力是有积极作用 的。但应该 注意以下几点: A、不要滥用外来词。凡汉语中已有相应的词表达的,就不必再用外来词,如汉语中已有“连衣裙”,就不需要“布拉吉”。 B、统一外来词的书写形式。采用通用式,淘汰其他形式,如“托拉斯”不写“托拉思”。 C、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取意译方式。除了人名、地名、国名要用音译,以及不用音译不能准确表达外来事物的意义的之外,一般尽量采用意译形式,如用“激光”,不用“镭射”, 用“话筒”不用“麦克风”。
③古语词的规范 古语词的吸收是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必须根据实际表达和特殊场合的需要而选用那些有表现力的古语词,如“瞻仰”、“谒见”等,反对吸收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词语,如“衔泣”、“滥觞”等。
④新词的规范 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创造一些新词,这是必要的。可是有些所谓的“新词”意义含混不清,结构也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如“刺耳的声音”说成“刺声”、“疲劳”说成“疲累”等。这样的词其实是“生造词”,必须加以规范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