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简明中国古代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简明中国古代史

略述祖逖、桓温的北伐及其失败原因。

正确答案: 祖逖北伐
祖逖上书司马睿,要求北伐。他估计,只要南方的晋兵一出,北方人民必然群起响应,中原可以收复。可是司马睿只想在江南建立他的统治,对北伐并无兴趣。因之给了祖逖官名和军用物资,要他北伐,但却不给士卒和兵器,要他自行招募和打造。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祖逖毅然率领自己原有的部下渡江北上,在淮阴(今江苏清江)冶铸兵器,招募士卒,队伍扩大到二千余人。他进军至今河南地区,联合当地的起义武装,连胜。可是正当祖逖准备“扫清冀、朔”的时候,司马睿派来了戴渊牵制祖逖。祖逖忧愤成疾病死,北伐停止。
桓温北伐
桓温率军入蜀,灭了李氏的汉国,声威大振,他后来曾三次北伐。第一次因军粮不继,未能攻克长安,退返襄阳。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后来桓温返回江南,洛阳和其他已收复的土地又相继失掉。第三次北伐桓温大破前燕军,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桓温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晋军遭到前燕骑兵的追击,死者三万余人。
失败原因:大举北伐的共同目的主要在于攻取中原失地,恢复晋室的一统天下,但每次北伐的出发点又不尽一致。其中,既有门阀世族利用北伐互相制约,又有个别大族人物借助北伐立威专权,致使本来应该集中的力量在内争中分散耗损,屡次出兵无成。同时,南迁大族在江南立足已久,满足于舒适安逸的生活,对收复中原、重返故居的热情日趋淡漠,对北伐不予支持。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